北海道的網走地方氣象台在1月12日發布了在網走市沿岸已可用肉眼觀測到鄂霍次克海漂流南下的流冰。這一天日本稱為「流冰初日」,與往年相比提前了9天到來。在未來一周流冰數量會達到高峰,1月20日網走市的碎冰船觀光也會正式開始。
流冰,就是在零下1.8度以下結凍的海水。北海道附近的海一個冬天下來冰層厚度可達30幾公分,有時數層冰重合在一起,還會出現幾公尺高的冰山。一般來說海水因為有深層對流的關係所以結冰困難。鄂霍次克海平均深度830公尺,表面50公尺是鹽份較少的海水,50公尺以下才是鹽份濃厚的海水,正因為它的雙層構造,海水的對流只在上方50公尺的表層,所以鄂霍次克海能形成附近太平洋與日本海無法形成的冰層。這結凍的50公尺也讓鄂霍次克海被稱為只有50公尺的淺海。
地球被大氣所包圍著,赤道的熱空氣與極地的冷空氣,帶動了整個大氣的循環。而流冰因為可以反射太陽光,所以能讓極地保持寒冷狀態。同樣的全球海洋也藉由結冰與溫差不斷地循環著,而在這些過程中流冰都占據極重要的角色。另外流冰溶解帶動的對流也讓養份能流入海洋深層,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命。
1892年網走測候所(現稱:網走地方氣象台)開始了日本最初的正式流冰觀測,也是世界最長的流冰觀測紀錄。跟100年前的數據相比,流冰數量已大幅減少一半。雖不能直接斷言這就是溫室效應的影響,但鄂霍次克海域近年的溫暖化是不爭的事實。曾在台灣海生館展出的海天使(又稱冰海小精靈、冰之精靈),以及海豹、鷲、狐狸、鹿等,都是與流冰息息相關的生物們。令人屏息的美麗流冰背後,刻不容緩的環境問題也在全球各地相繼出現。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http://d.hatena.ne.jp/e8man1401/20100208/126563087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